欢迎来到北京智德创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咨询热线

18610247365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介电常数测试仪  >  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仪  >  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试验仪

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试验仪

简要描述: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试验仪符合标准:GB/T1409-2006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
GB/T1693-2007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ASTM D150-11实心电绝缘材料的交流损耗特性和电容率(介电常数)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5594.4-2015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更新时间:2023-04-11
  • 浏览次数: 206

详细介绍

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试验仪参数表:

项目/型号

ZJD-B

ZJD-A

ZJD-C

信号源

DDS数字合成信号

频率范围

10KHZ-70MHZ

10KHZ-110MHZ

100KHZ-160MHZ

信号源频率覆盖比

7000:1

11000:1

16000:1

采样精度

11BIT

12BIT

信号源频率精度

3×10-5 ±1个字,6位有效数

Q值测量范围

1~1000自动/手动量程

Q值量程分档

30、100、300、1000、自动换档或手动换档

Q分辨率

4位有效数,分辨率0.1

Q测量工作误差

<5%

电感测量范围

1nH~8.4H,;分辨率0.1

1nH~140mH;分辨率0.1

电感测量误差

<3%

电容直接测量范围

1pF~2.5uF

1pF~25uF

调谐电容误差分辨率

±1pF或<1%

主电容调节范围

30~540pF

17~240pF

谐振点搜索

自动扫描

自身残余电感扣除功能

大电容值直接显示功能

介质损耗直读功能

介质损耗系数精度

万分之一

介质损耗测试范围

0.0001-1

介电常数直读功能

介电常数精度

千分之一

介电常数测试范围

0-1000

LCD显示参数

F,L,C,Q,LT,CT,波段等

准确度

150pF以下±1pF;150pF以上±1%

Q合格预置范围

5~1000声光提示

环境温度

0℃~+40℃

消耗功率

约25W

电源

220V±22V,50Hz±2.5Hz

极片尺寸

38mm/50mm(二选一)

极片间距可调范围

≥15mm

材料测试厚度

0.1-10mm

夹具插头间距

25mm±0.01mm

夹具损耗正切值

≤4×10-4 (1MHz)

测微杆分辨率

0.001mm

测试极片

材料测量直径Φ38mm/50mm,厚度可调 ≥ 15mm



介电常数与耗散因数间的关系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 是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 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 ε 表示。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 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介 电常数。其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 例如一个电 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 ε 的物质后可使其电容变大 ε 倍。介电常数愈 小绝缘性愈好。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 场的强度会在 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介电常数还用来表示介质的极化程度, 宏观 的介电常数的大小, 反应了微观的极化现象的强弱。气体电介质的极 化现象比较弱,各种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1 ,液体、固体的介 电常数则各不相同,而且介电常数还与温度、电源频率有关

  有些物质介电常数具有复数形式, 其实部即为介电常数, 虚数部 分常称为耗散因数。

  通常将耗散因数与介电常数之比称作耗散角正切, 其可表示材料 与微波的耦合能力, 耗散角正切值越大, 材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就越 强。例如当电磁波穿过电解质时,波的速度被减小,波长也变短了。

  介质损耗是指置于交流电场中的介质, 以内部发热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能量损耗。介质损耗角是指对介质施加交流电压时, 介质内部流 过的电流相量与电压向量之间的夹角的余角。介质损耗角正切是对电 介质施加正弦波电压时, 外施电压与相同频率的电流之间相角的余角 δ  的正切值--tg δ.  其物理意义是:每个周期内介质损耗的能量//每个

  周期内介质存储的能量。

  介电损耗角正切常用来表征介质的介电损耗。介电损耗是指电 介质在交变电场中, 由于消耗部分电能而使电介质本身发热的现象。 原因是电介质中含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导电电 ,消耗掉一部分电能,转为热能。任何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都有能量

  损耗,包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由某些极化过程引起的损耗。

  用 tg δ作为综合反应介质损耗特性优劣的指标, 其是一个仅仅取 决于材料本身的损耗特征而与其他因素无关的物理量, tgδ的增大意 味着介质绝缘性能变差, 实践中通常通过测量 tgδ来判断设备绝缘性 能的好坏。

  由于介电损耗的作用电解质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将长生热量, 这些 热会使电介质升温并可能引起热击穿, 因此, 在绝缘技术中, 特别是 当绝缘材料用于高电场强度或高频的场合,应尽量采用介质损耗因 数, 即电介质损耗角正切 tgδ较低的材料。但是, 电介质损耗也可用 作一种电加热手段,即利用高频电场(一般为0.3--300兆赫兹)对介 电常数大的材料(如木材、纸张、陶瓷等) 进行加热。这种加热由于 热量产生在介质内部, 比外部加热速度更快、热效率更高, 而且热均 匀。频率高于300兆赫时,达到微波波段,即为微波加热(家用微波 炉即据此原理)

  在绝缘设计时, 必须注意材料的 tgδ值。若 tgδ过大则会引起严 重发热,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甚至导致热击穿。 

  一下例举一些材料的 ε 值:

  石英-----3.8

  绝缘陶瓷-----6.0

  纸------70

  有机玻璃------2.63

  PE-------2.3

  PVC--------3.8

  高分子材料的 ε 由主链中的键的性能和排列决定 

  分子结构极性越强, ε tg δ越大。 

  非极性材料的极化程度较小, ε tg δ都较小。 

  当电介质用在不同场合时对介电常数与耗散因素的大小有不同 的要求。做电容介质时 ε 大、 tg δ小;对航空航天材料而言, ε 要小 tg δ要大。

  另外要注意材料的极性越强受湿度的影响越明显。主要原因是高 湿的作用使水分子扩散到高分子的分子之间, 使其极性增强; 同时潮 湿的空气作用于塑料表面, 几乎在几分钟内就使介质的表面形成一层 水膜, 它具有离子性质, 能增加表面电导, 因此使材料的介电常数和 介质损耗角正切 tgδ都随之增大。故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电介质的周 围环境。

  电介质在现代生活中经常被用到, 而介电常数与耗散因素是电介 质的两个重要参数, 根据不同的要求, 应当选用具有不用介电常数与 耗散因数的材料, 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还应当注意外界因素对介 电常数与耗散因数的影响。

 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试验仪(介电性能)

  •损耗的形式 

  •介质损耗的表示方法

  •介质损耗和频率、温度的关系

  •无机介质的损耗

  介质损耗定义:

  电介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称为电介质损耗功率,简称电介质损耗。或:电场作用下的能量损耗,由电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如热能、光能等,统称为介质损耗。它是导致电介质发生热击穿的根源。 

  损耗的形式:

  电导损耗:在电场作用下,介质中会有泄漏电流流过,引起电导损耗。 实质是相当于交流、直流电流流过电阻做功,故在这两种 条件下都有电导损耗。绝缘好时,液、固电介质在工作电 压下的电导损耗是很小的,

  极化损耗:只有缓慢极化过程才会引起能量损耗,如偶极子 的极化损耗。 

  游离损耗:气体间隙中的电晕损耗和液、固绝缘体中局部放 电引起的功率损耗称为游离损耗。

  介质损耗的表示:

  当容量为C0=e0S/d的平板电容器上 加一交变电压U=U0eiwt。则:

1、电容器极板间为真空介质时, 电容上的电流为:

2、电容器极板间为非极性绝缘材料时,电容上的电流为: 

图片5.png

3、电容器极板间为弱导电性或极性,电容上的电流为: 

图片6.png

G是由自由电荷产生的纯电导,G=sS/d C=eS/d 

  如果电荷的运动是自由的, 则G实际上与外电压额率无关;如果这些电荷是被 符号相反的电荷所束缚, 如振动偶极子的情况,G 为频率的函数。

介质弛豫和德拜方程: 

  1)介质弛豫:在外电场施加或移去后,系统逐渐达到平衡状 态的过程叫介质弛豫。 介质在交变电场中通常发生弛豫现象,极化的弛豫。在介质上加一电场,由于极化过程不是瞬时的,极化包括两项:

  P(t) = P0 + P1(t)

P0代表瞬时建立的极化(位移极化), P1代表松弛极化P1(t)渐渐达到一稳定值。这一滞后 通常是由偶极子极化和空间电荷极 化所致。 当时间足够长时, P1(t) P   而总极化P(t) → P 

2)德拜(Debye)方程: 

  频率对在电介质中不同的驰豫现象有关键性的影响。 设低频或静态时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0),称为静态相对介电常数;当频率ω→∞时,相对介电常数εr’ →ε∞( ε∞代表光频 相对介电常数)。则复介电常数为:

影响介质损耗的因素:
 1、频率的影响 

  ω→0时,此时不存在极化损 耗,主要由电导损耗引起。 tgδ=δ/ωε,则当ω→0时, tgδ→∞。随着ω升高,tgδ↓。

  随ω↑,松弛极化在某一频率开始跟不上外电场的变化, 松弛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 逐渐减小,因而εr随ω↑而↓。 在这一频率范围内,由于ωτ <<1,故tgδ随ω↑而↑。

  当ω很高时,εr→ε∞,介电常数仅 由位移极化决定,εr趋于最小值。 由于ωτ >>1,此时tgδ随ω↑而↓。 ω→∞时,tgδ→0。
 

tgδ达最大值时ωm的值由下式求出:

  tgδ的最大值主要由松弛过程决定。如果介质电导显著变大,则tgδ的最大值变得平坦, 最后在很大的电导下,tgδ无最大值,主要表现为电导损耗特征:tgδ与ω成反。
 

2、温度的影响

  当温度很低时,τ较大,由德拜关系式可知,εr较小,tgδ也较小。此时,由于ω2τ2>>1,由德拜可得:

随温度↑,τ↓,所以εr、tgδ↑

  当温度较高时,τ较小,此时ω2τ2<<1

随温度↑,τ↓,所以tgδ ↓。这时电导上升并不明显,主要决定于极化过程:

  当温度继续升高,达到很大值时, 离子热运动能量很大,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迁移受到热运动的阻碍,因而极化减弱,εr↓。此时电导损耗剧烈↑,tgδ也随温度 ↑而急剧上升↑。 

3.湿度的影响 

  • 介质吸潮后,介电常数会增加,但比电导的增加要慢,由于电导损耗增大以及松驰极化损耗增加,而使tgδ增大。

  • 对于极性电介质或多孔材料来说,这种影响特别突出,如,纸内水分含量从4%增加到10%时,其tgδ可增加100倍。

  降低材料的介质损耗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主晶相:尽量选择结构紧密的晶体作为主晶相。

  (2)改善主晶相性能时,尽量避免产生缺位固溶体或填隙固溶体,最好形成连续固溶体。这样弱联系离子少,可避免损耗显著增大。

  (3)尽量减少玻璃相。有较多玻璃相时,应采用“中和效应"和“压抑效应",以降低玻璃相的损耗。 (4)防止产生多晶转变,多晶转变时晶格缺陷多,电性能下降,损耗增加 

  (5)注意焙烧气氛。含钛陶瓷不宜在还原气氛中焙烧。烧成过程中升温速度要合适,防止产品急冷急热。

  (6)控制好最终烧结温度,使产品“正烧",防止“生烧"和“过烧"以减少气孔率。此外,在工艺过程中应防止杂质的混入,坯体要致密。

 

 



产品咨询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扫一扫访问手机站扫一扫访问手机站
访问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