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
一、技术参数:
型号:ZJC-100E
输入电压:220V±10% 50-60Hz
功率:10kvA
输出电压:AC/DC;0-100kV
升压速率:0.1kv/S-5kv/S(无档)
升压方式:AC/DC;匀速升压,慢速升压,快速升压,耐压试验,梯度升压
试验判停方式:电压或电流
试验介质:绝缘油或空气
电压精度:1.5%≤;(10-100)%
电流设置:1-30mA可调
试验放电:试验结束自动放电或手动按钮放电或放电棒放电
安全设置:电压保护;电流保护;时间保护;高压装置运行提示;仪器电源未接通提示;高压运行结束提示;高压放电运行提示 ;高压起点提示;放电机构位置检测;开关安全门(门开启自动断电);高压启动和高压停止有单独开关(与安全门联动);升压装置有起点和终点限位开关;主机带有单独电压、电流显示功能保护;主机带有试验结束自动放电机构;人工控制的手动放电装置有两种(放电棒和按钮开关放电);直流试验结束仪器自动放电;接地安全线检测功能保护;
实验环境:湿度80%≤;温度40℃≤。
试验辅助功能:照明;排风
设备尺寸(长宽高mm):1600*1000*1500
重量(kg):1000kg
测试材料:绝缘材料类;
符合标准:GB/T1408.1-2016;IEC60243-1:2013;GB/T1408.2-2016;IEC60243-2:2013;ASTM D149;GB/T1695-2005;
可选配:高温空气中测试;高温油中测试;
二、绝缘材料耐电压强度检测设备符合标准:
1、GB1408.1-200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2、GB1408.2-200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2部分:对应用直流电压试验的附加要求》
3、GB/T1695-2005《硫化橡胶工频击穿电压强度和耐电压的测定方法》
4、ASTM D149《固体电绝缘材料工业电源频率下的介电击穿电压和介电强度的试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
本方法是用连续均匀升压或逐级升压的方法,对试样施加交流电压,直至击穿,测 出击穿电压(Ub ,KV),计算试样的击穿强度(Eb ,KV/mm)。用迅速升压的方法,将 电压升到规定的值,保持一定时间试样不击穿,记录电压值和时间,即为此试样的耐电 压值,以千伏和分伏表示。
本方法适用于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如绝缘漆、树脂和漆、浸渍纤维制品、层压制品、 云母及其制品、塑料、薄膜复合制品、陶瓷和玻璃等在工频电压下击穿电压、击穿强度 和耐压测试。对有些绝缘材料如橡胶及橡胶制品,薄膜等的上述性能实验,可按有关标 准或参考本标准进行。
四、结构原理及性能特点
绝缘材料耐电压强度检测设备主要由:升压系统(高压变压器)、测量系统、A/D转换器、放电系统、电极、油箱、电极定位架、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等组成;高压变压器主要产生试样所需的直流电压,调压器用于调节升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以产生高压所需的输入电压,电压测量主要是从高压变压器测量端测量,高压变压器测量端和高压端是线性的;试验软件是我公司*研发的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显示直观的试验软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完成对、绝缘介质的工频电压击穿,工频耐压试验。
本设备主要由:升压系统(高压变压器)、测量系统、A/D转换器、放电系统、电极、油箱、电极定位架、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等组成:
本试验仪为测试样品在高温油介质中,耐电压击穿情况的测试仪器,最大电压为50kV;样品为绝缘漆饼及云母制品;高温油介质放在高温油槽内,油槽放置在主机部分内。
高温油槽主要由油槽主体、试验架、搅拌电机、热电偶、盖板、加热管组成,可以在200℃长时工作。
特点:独立的控制系统,模块式结构方便于售后维护,外观美观大气,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噪音,电级自动对中定位,操作方便,安全系数大,精度高;
五、测试意义:
1、电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是决定材料可以在何种条件下使用的关键性能。在很多情况下,材料的绝缘强度是所使用装置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2、本仪器中介绍的测试,将用于提供部分所需的信息,以判断材料在一定应用条件下的适用性;当然也能用于检测由于流程的变化,老化 的程度,或是其他制造或环境条件而造成的变化或是与正常特征的偏差。该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流程控制,验证或研究测试。
3、本测试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很少能直接用于实际使用材料介电性能的判断。北京智德创新检测仪器在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对其他功能 测 试和/或对其他材料测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估计出它们对特定材料的影响,才能进行评价。
4、在三种电压使用方法中。方法A,快速测试;方法B,逐步测试;方法C,慢速测试。方法A常用于质量控制测试。较费时的方法B和C通常 给出较低的结果,但在对不同材料进行相互比较时,它们所给出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如果可以安装电动电压控制器,那么慢速测试法将比逐 步测试法更简单,也更常用。方法B和C所获得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5、试样的状态
a)试样的厚度和均匀性,是否存在机械应力;
b)试样预处理,特别是干燥和浸渍过程;
c)是否存在孔隙、水分或其他杂质。
6、试验条件
a)施加电压的频率、被形和升压速度或加压时间;
b)环境温度、气压和湿度;
c)电极形状、电植尺寸及其导热系数;
d)周围媒质的电、热特性。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