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
工频介电强度/电压击穿测试仪有关名词介绍
介电强度定义:
介电强度是一种材料作为绝缘体时的电强度的量度,它定义为试样被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最大电压,表示 为伏特每单位厚度。物质的介电强度越大,它作为绝缘体的效果越好。
1、介电强度简介
介电强度:是材料抗高电压而不产生介电击穿能力的量度,将试样放置在电极之间,并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升高所 施加的电压直到发生介电击穿,以此测量介电强度。尽管所得的结果是以kv/mm为单位的,但并不表明与试样的厚度 无关。因此,只有在试样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得到各种材料的数据才有可比性。
2、与介电强度相关的几个概念
介电常数:
用于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性能,它是两块金属板之间以绝缘材料为介质时的电容量与同样的两块板之间以空气 为介质或真空时的电容量之比。介电常数 代表了电介质的极化程度,也就是对电荷的束缚能力,介电常数越大,对电 荷的束缚能力越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填充的介质对电容的容量有影响,而同一种介质的 影响是相同的,介质不同, 介电常数不同。
3、体积电阻率
是材料每单位立方体积的电阻,该试验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将材料在500V电压下保持1分钟,并测量所产生的 电流,体积电阻率越高,材料用做电绝缘部件的效能就越高。
4、损耗因子
也指耗损正切,是交流电被转化为热能的介电损耗(耗散的能量)的量度,一般情况下都期望耗损因子越低越好。
介电强度试验与绝缘电阻试验的区别
在我们的常识中,经常将介电强度试验和绝缘电阻试验混淆,误认为是同一个试验,但这两个试验之间还是存在 一定的差异。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是在相互绝缘的部件之间或绝缘的部件与地之间,在规定时间内施加规定的电压,以此来确定 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能否安全工作,能否耐 受由于开关、浪涌及其它类似现象所导致的过电压的能力,从而评定电机绝缘 材料或绝缘间隙是否合适。如果电机有缺陷,则在施加试验电压后,会产生击穿放电或损坏。击穿放电表现为飞弧(表 面放电)、火花放电(空气放电)或击穿(击穿放电)现象。过大的漏电流可能引起电参数或物理性能的改变 。
介电强度试验与绝缘电阻测试是不能等同的。清洁、干燥的绝缘体尽管具有高的绝缘电阻,但却可能发生不能经受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的故障;反之,一个 脏的、损伤的绝缘体,其绝缘电阻虽然低,但在高电压下也可能不会被击穿。由 于绝缘部件是由不同材料制成或是由不同材料合成的,它们的绝缘电阻各不相同。因 此,绝缘电阻的测试不能wan全代表 对清洁度或无损伤程度的直接量度。但是,这种测试对确定高温、潮湿、污物、氧化或挥发性材料等对绝缘特性影响 程度是极为有 益的。
事实上,一台由于过热而使绝缘材料已经老化变脆的电机,其绝缘电阻仍可高达100MΩ,但却无法通过绝缘介电强 度试验。绝缘电阻测试对绝缘材料受潮特别敏感,对绝缘材料老化则显得力不从心。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一般采用50Hz正弦波交流电,而绝缘电阻测试均采用直流电。
设备安全说明:
1、要安装单独的保护地线。接保护地线,主要是减少试样击穿时对周围产生的较强的电磁干扰。 也可避免控制计算机失控。
2、直流试验放电报警功能:在设备做完直流试验时,当开启试验门时设备会自动报警,直至使用设备上的放电装置放电后报警会自动取消. (注:因为直流试验后不放电会危险到人身安全,不能直接拿取电极,起到提醒使用人员放电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3、试验放电装置,随主机为一体化,改进了以往单独配备一根放电杆的功能。
4、该试验设备的电路设有多项保护措施,主要有:过流保护、失压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直 流试验放电报警等。
5、六级高压安全断电控制:
①总电源开关
②高压断电开关 (钥匙开关)
③调压器复位开关
④试验箱门安全开关
⑤高压变压器输入侧限流空开
⑥漏电保护开关
设备示意图:
外形尺寸:长1000mmX 宽 700mmX 高 1400mm
设备重量:300kg
输入电源电压:220V
工频介电强度/电压击穿测试仪测试电极
金属电极应始终保持光滑、清洁和无缺陷。
注1:当对薄试样进行试验时,电极的维护格外重要为了在击穿时尽量减小电极损伤,优先采用不锈钢电极;
接到电极上的导线既不应使得电极倾斟或其他移动或使得试样上压力变化,也不应使得试样周围的电场分布受到显著影响;
注2:试验非常薄的薄膜(例如,<5μm厚>时,这些材料的产品标准应规定所用的电极、操作的具体程序和试样的制备方法。
1、不等直径电极:
电极极由两个金属圆柱体组成,其边缘倒圆成半径为(3.0土0.2) mm的圆弧。其中一个电极的直径为(25士1) mm,高约25 mm,另一个电极直径为(75士。mm,高约 15 mm。 两个电极同铀放置,误差在 2mm内)所示。
2、等直径电极:
如果使用一电极架便上下电极准确对中放置,误差在1. 0 mm内,则下电极直径可减小到(25士 。 mm,两电极直径差不大于0. 2 mm. 其所测结果与5. 1. 1. 1不等直径电极测得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3、厚样品的试验:
当有规定时,厚度超过 3mm 的板材和片材应单面机加工至(3. 0 士 0. 2) mm. 然后,试验时将高压电极置于未加工的面上。
注:为了避兔网络或因受现有设备限制,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机加工把试样制备成更小的厚度。
4、带、薄膜和窄条:
两个电极为两根金属棒,其直径为(6. 0±0. 1) mm. 垂直安装在电极架内,使一个电极在另一个电 撞上面,试样夹在棒的两个端面之间。
上下电极要同心轴,误差在0.1 mm内。 两电极面应与其轴向相垂直,端面的边缘倒成半径为(1. 0土0.2) mm的圆弧。上电极压力为(50±2) g且应能在电极架内的沿垂直方向自由移动。
为了防止窄条边缘发生闪络,可用薄膜或其他薄的绝缘材料条搭盖在窄条边缘并夹住试样。 此外, 电极周围可以采用防弧密封固,此时电植和密封圈之间留有(1~2) mm的环状间隙。 下电极与试样之间的间隙(在上电极与试样接触之前>应小于0.1 mm。
5、锥销电极:
在试样上垂直试样表面钻两个相互平行的孔,两孔中心距离为(25土1) mm. 两孔的直径这样来确定:用锥度约2%的钱刀扩孔后每个孔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不小于4.5 mm且不大5. 5 mm.。
钻好的两孔wan全贯穿试样,但如果试样是大管子,则孔仅贯穿一个管壁,并在孔的整个长度上用铰刀扩孔。
在钻孔和扩孔时,孔周围的材料不应有任何形式的损坏,如劈裂、破碎或碳化。
用作电极的锥形销的锥度为(2.0土0. 2)%,并将锥形销压人<但不要锤人>两孔,以使它们能与试样紧密配合,并突出试样每一面至少2 mm))
这类电极仅适用于试验厚度至少为1. 5 mm的硬质材料。
6、平行圆柱形电极:
对厚度大于15mm的具有高电气强度的试样进行试验时,将试样切成100mm×50 mm,并钻两个孔,每个孔的直径比圆柱形电极的直径大,但差值不大于0.I mm.圆柱形电极直径为(6.0士0.1)mm,并有半球形端部,每个孔的底部是半球形以便与电极配合,使得电极部和孔的底部之间间隙在任何点都不超过0.05 mm。如果在材料规范中没有另外规定,则两孔沿其长度的侧面相距应是(10士1)mm,每孔应延伸到离相对的表面(2.25±0. 25) mm以内。
电极全部执行 GB/T -1408-2016 ASTM149 标准设计制造
板材与片状材料:不等直径电极、等直径电极带、薄膜和窄条:薄膜电极软件
其它电极: 软管电极、平行板电极、锥销电极、平行圆柱电极、球型电极。
同时定做其它专用测试电极。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