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详细介绍
工频电压击穿测定仪/电击穿仪/介电强度
一、概述:
1、定义:绝缘材料或结构,在电场作用下瞬间失去绝缘特性,造成电极间短路,称为电气击穿。绝缘材料或结构发生击穿时所加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击穿点的场强称为击穿场强。
式中:EB—击穿场强(MV/mm);UB—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两极间的击穿电压(MV或KV);d—两电极间击穿部位的距离,即试样在击穿部位的厚度(m或mm)
闪络:--指高压电器(如高压绝缘子)在绝缘表面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表面闪络,简称闪络.
绝缘闪络: 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尚未发生绝缘结构的击穿时,在其表面或与电极接触的空气(离子化气体)中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绝缘闪络。
二、影响介电强度的因素:
1、电压波形 直流、工频正弦及冲击电压下,击穿机理不同,所测的击穿场强也不同,工频交流电压下的击穿场强比直流和冲击电压下的低得多。
2、电压作用时间,无论电击穿还是热击穿都需要时间,随着加压时间的增长,击穿电压明显下降。
3、电场的均匀性及电压的极性,电场不均匀往往测得的电压比本征击穿值低。
4、试样的厚度与不均匀性 试样的厚度增加,电极边缘电场就更不均匀,试样内部的热量更不易散发,试样内部的含有缺陷的几率增大,这些都会使击穿场强下降。
5、环境条件 试样周围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以及压力等都会影响试样的击穿场强;温度升高,通常会使击穿场强下降;湿度增大,会使击穿场强下降;气压对击穿场强的影响,主要是对气体而言。气压高,击穿场强升高;但接近真空时,也会使击穿场强升高。另外还有:时间、辐射、机械力、电极材料及极性效应。
三、击穿机理:
1气体介质击穿
1)撞击游离:气体介质在电场中,由于受辐照、电能、热能等因素的作用,总会存在少量的离子和电子。
这些带电质点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必然和气体的分子或原子相撞,如果带电粒子的能量大于分子或原子的电离能,则可能由于碰撞时能量的交换而使分子或原子产生电离(即使带电粒子的能量小于电离能,经过多次碰撞也可能使分子发生电离)。气体分子电离之后,放出的电子又在电场中加速碰撞其它的分子或原子使之产生电离,因此电子 的总数越来越多形成电子崩。同时由于离子的质点大,速度慢,而集聚在阴极的附近,造成阴极附近的电场强度增高,使电子 不断从阴极被拉出,源源不断地投入气体中,这就形成 了自持放电即气体击穿。这种击穿理论是符合低气压短间隙(电极间的距离近)的气体击穿。
2)流柱理论:在长间隙、高气压中的放电,除了撞击之外,形成放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光游离。在电子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电子崩的前部的离子复合增强,而复合时放出的光子又引起周围气体电离,于是又形成新的电子崩,这样在电子崩之间呈成为电子离子的混合通道,这个混合通道称为流柱。
3)在均匀和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击穿电压,在均匀电场中,气体击穿电压与气体起始电离电压相近。击穿电压与气体压力和电极间的距离的乘积成相关。这种关系规律称巴申定律。在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击穿电压将高于气体起始电离击穿电压,因电场zui强的地方总首先开始局部电离放电,之后才逐渐扩大放电范围,直到放电贯穿两电极时才发生击穿。
2、液体介质的击穿
1)小桥理论:在液体介质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如灰尘、纤维、水分等,这些杂质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极化并沿着电场方向排列起来,移向电场强度高的地方连成小桥,而使电场发生畸变。造成击穿电场下降。2)撞击游离 和气体电离的理论类似。不过由于液体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小得多,电子在两次碰撞间的自由行程也短得多,因此,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就要需要更高的电场强度,这说明液体的击穿场强比气体高的多。
3、固体材料的电击穿理论 固体材料的本征击穿场强比液体材料高得多,一般在50-150兆伏/米由于固体材料聚集很紧,电子在其中的运动就不能简单地看作单个电子与单个分子或原子相碰撞,而是受周围许多分子或原子对它的制约。如电子通过晶格时,受晶格质点振动的影响,使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同时也发生能量的转移,这过程称散射。当电子的获得的能量大于损失的能量时,电子就不断被加速,就会导致击穿发生。从这点出发提出两种最主要的电击穿理论:其一,弗罗利赫(Frohlich)理论,另一个是希伯尔理论。此外,还有许多电击穿理论,如场致发射击穿理论,电机械应力破坏理论。
4、固体介质的热击穿理论 介质的击穿因热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引起的破坏称为热击穿。
5、局部放电导致击穿 材料击穿发生在局部,而没有贯穿到两电极之间,这种现象称为局部放电。
四、试样、电极、媒质以及升压方式的选择:
1、试样与电极
试样与电极的大小影响击穿试验结果
1)固体材料的试样
GB1408有规定,如表
一般试样厚度不要超过3mm,厚度测量误差最好不要超过1%
试样 | 板状 | 管状 | 带状 | |
尺寸mm | 方形边长大于100 | 圆形直径大于100 | 长100 | 长大于150宽大于15 |
2)测量固体材料用电极:
电极必需是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电极表面光滑并与试样良好的接触;板材或薄膜试样一般用圆柱形铜或不锈钢电极;管状或型材试样,一般要采用金属箔或沉积金属层,管状试样内径小时,可用弹性金属片、金属粉末以及导电液体等作为内电极。电极尺寸见表
电极形状 | Φ1 | Φ1 | H1 | H2 | r | 应用范围 |
a | 25 | 75 | 25 | 25 | 2 | 平板、薄膜 |
b | 25 | 25 | 25 | 25 | 2 | |
c | 10 | 10 | . | . | 0.5 | |
d | 10 | 10 | . | . | . | 云母片 |
e | 3 | 100 | . | . | . | 层压制品 |
f | . | . | 25 | 50 | . | 管 |
3)液体材料取样及电极:
液体介质击穿试验用电极有平板和球型两种。我国现行标准用是平板型电极,电极直径为25mm,间距为2.5mm,边缘的曲率半径2mm,表面光洁度▽7.液面离电极的最高点距离不少于22mm.电极距容器内壁各点不少于13mm,电极轴心应对准并保持水平,电极间隙应均匀。电极及容器所用材料应不会和试样作用,一般用陶瓷或玻璃制成容器,用铜或不锈钢做电极。
2、媒质:
为防止材料发生表面闪络,同时也为了避免击穿发生在电极的边缘,必须选用相对介电常数(或电导率)比较大的,而且击穿场强也比较高的材料做媒质。如变压器油、矿物油和硅油.选用的媒质必须与试样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3、升压方式:
击穿场强随施加电压的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在交流或直流电压的击穿试验中,电压作用时间体现在升压方式和升压速度;而在耐压试验中,电压的作用除与升压速度有关外,主要还决定于耐压时间。显然,电压作用时间越长对试样考验就越严格。击穿试验升压方式分三种:连续升压、逐级升压和慢升压。
连续升压升压速度
试样 | 击穿电压千伏 | 升压速率千伏/秒 |
固体 | <1 <5 <20 ≥20 | 0.1 0.5 1 2 |
液体 | <10 ≥10 | 1 2 |
逐级升压:
击穿电压千伏 | ≥25 | 25-50 | 50-100 | 100以上 |
每级升压值/千伏 | 1 | 2 | 5 | 10 |
慢速升压:
击穿电压千伏 | <25 | 25-50 | 50-100 | 100以上 |
升压速率伏/秒 | 17 | 33 | 83 | 167 |
技术参数:
型号:ZJC-100E工频电压击穿测定仪/电击穿仪/介电强度
输入电压:220V±10% 50-60Hz
功率:10kvA
输出电压:AC/DC;0-100kV
升压速率:0.1kv/S-5kv/S(无档)
升压方式:AC/DC;匀速升压,慢速升压,快速升压,耐压试验,梯度升压
试验判停方式:电压或电流
试验介质:绝缘油或空气
电压精度:1.5%≤;(10-100)%
电流设置:1-30mA可调
试验放电:试验结束自动放电或手动按钮放电或放电棒放电
安全设置:电压保护;电流保护;时间保护;高压装置运行提示;仪器电源未接通提示;高压运行结束提示;高压放电运行提示 ;高压起点提示;放电机构位置检测;开关安全门(门开启自动断电);高压启动和高压停止有单独开关(与安全门联动);升压装置有起点和终点限位开关;主机带有单独电压、电流显示功能保护;主机带有试验结束自动放电机构;人工控制的手动放电装置有两种(放电棒和按钮开关放电);直流试验结束仪器自动放电;接地安全线检测功能保护;
实验环境:湿度80%≤;温度40℃≤。
试验辅助功能:照明;排风
设备尺寸(长宽高mm):1600*1000*1500
重量(kg):1000kg
测试材料:绝缘材料类;
符合标准:GB/T1408.1-2016;IEC60243-1:2013;GB/T1408.2-2016;IEC60243-2:2013;ASTM D149;GB/T1695-2005;
可选配:高温空气中测试;高温油中测试;
相关产品:
ZJC-20E电压击穿/介电强度试验仪GB/T1408.1-2016;IEC60243-1:2013
ZJC-50E电压击穿/介电强度试验仪GB/T1408.2-2016;IEC60243-2:2013
ZJC-100E电压击穿/介电强度试验仪ASTM D149
ZJC-150E电压击穿/介电强度试验仪GB/T1695-2005
ZST-121体积表面电阻测试仪GB/T 31838.2-2019; IEC 62631-3-1:2016;GB/T1410
ZST-122体积表面电阻测试仪 GB/T 31838.3-2019; IEC 62631-3-2:2015;GB/T1410
ZST-212全自动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 GB/T 31838.4-2019; IEC 62631-3-3:2015
ZJD-A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定仪GB/T1693-2007;GB/T1409-2006
ZJD-B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定仪ASTM D150-11;GB/T1693-2007
ZJD-C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定仪GB/T1409-2006;ASTM D150-11
QS37a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定仪GB/T1409-2006;IEC60250
ZJD-87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测定仪GB/T1409-2006;IEC60250ZDH-20kV耐电弧试验机GB-T 1411-2002;IEC61621-1997
LDQ-5全自动漏电起痕试验仪 GB/T4207-2012;IEC60112-2009
ZLD-6kV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GB/T 6553-2014;IEC 60587-2007;ASTMD 2303-2013
CR-400A毛细管流变仪 GB/T25278-2010
TR-200A转矩流变仪
M-200A橡塑摩擦磨损试验机GB/T3960-2016
XRW-300HB热变形维卡温度测定仪GB/T1633、GB/T1634、GB/T8802、ASTM D1525、ASTM D648
XNR-400H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GBT 3682.1-2018 ;ASTM D1238-2013;
CZF-5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GB-T2408-2008;(ANSI/UL94 -2006);GBT10707-2008
JF-5氧指数测定仪GB/T 2406.2-2009
ZRS-2灼热丝试验仪GB/T5169.10-2006;GB5169.11;GB4706.1
ZY-2针焰试验仪GB/T4706.1-2005;GB5169.5
过往用户名单:排名不分前后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四川大学材料学院 |
中航飞机贵州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烽火机械厂 | 中国计量大学 |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 广东时利和汽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唐山中车绝缘漆厂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北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乐来汽车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
浙江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SK化学 |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检验院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温州市鹿城区科学技术局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江机特种工业有限公司 |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 |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
许继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雷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 | 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 |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 温州市鹿城区科学技术局 |
湖南把兄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夏宁煤集团 | 大连电瓷集团输变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无锡有限公司 | 天津泽西矿产加工有限公司 |
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
方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上海安彼太新材料有限公司 |
广东计量测试技术服务中心 | 惠州市三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一汽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霓佳斯工业制品有限公司 |
广东四方威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阿科玛(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 |
江苏华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 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宏景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 |
沃奇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南京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 |
常州强力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潍坊三力本诺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江苏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帕卡机电配件(佛山)有限公司 | 北京明士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高亚绝缘子有限公司 |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