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压击穿强度测试仪主要参数:
测试材料:绝缘材料类;
符合标准:GB/T1408.1-2016;IEC60243-1:2013;GB/T1408.2-2016;IEC60243-2:2013;ASTM D149;GB/T1695-2005;
可选配:高温空气中测试;高温油中测试;
输入电压:220V 50HZ
电压测量范围:交/直流0-100KV
电器容量(功率):10KVA
过流保护:1-30mA可调
升压速率:0.1KV/S-3KV/S(无档连续可调)
可试验方式:交/直流试验:1、慢速升压 2、连续升压 3、阶梯升压 4、瞬时升压
电压测量误差:1%≤,(10%~100%)
耐压时间: 0~12H可调(空载)
仪器尺寸(长宽高):1720*1300*1800mm
主机重约:600KG
与计算机通讯:无线蓝牙连接;0-20米;
接地要求:仪器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接地棒深度1.5-2米。

多功能电压击穿强度测试仪基本概念:1、电击穿:高分子材料在一定电压范围内是绝缘体,但随着施加电压的升高,性能会逐渐下降。当电压升到一定值时变成局部导电,此时称材料被击穿。
2、介电强度(击穿强度):指造成聚合物材料介电破坏时所需的最大电压,一般以单位厚度的试样被击穿时的电压数表示。
E=V/d
式中:E——介电强度,KV/mm
V击穿——击穿电压,KV
d——试样厚度,mm
二、基本原理:通常介电强度越高,材料的绝缘质量越好。
塑料击穿的主要表现:绝缘性能破坏,击穿点上产生电弧,材料穿孔熔化、变焦、烧毁等。
固体介质中,总有一些自由电子存在,在外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而撞击中性原子,致使原子电离,最终造成材料击穿。
高分子的击穿通常与温度有关:当低于某一温度时,界电强度与温度无关——电击穿
高于这一温度时,随温度升高而界电强度降低。
高分子材料在发生电击穿时,常伴随有热击穿。
热击穿,介电强度随温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塑料击穿的特点:塑料材料的击穿过程,通常伴随着热击穿与电击穿,很难说界定是某种击穿。
一般来说,工作温度高,散热条件差,介质电导及损耗大的材料,发生热击穿的几率高。
热击穿的原理:塑料介质在电场中发生的热量大于它能散发的热量,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温度升高导致其电阻下降,流经试样电流增大,产生的热量更多,如此循环不已,致使介质转变为另一种聚集态,失去了耐电压能力、材料被破坏。
热击穿的外部表现:介电强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
热击穿与电压作用的长短有关;
与电场畸变及周围介质的电性能关系不大;
击穿点多发生在电极内部。
三、试验方法:短时法 (连续均匀升压) 施加于试样的电压从零开始,以均匀速率逐渐增加到材料发生介电破坏。
低速升压法 (逐级升压) 将预测击穿电压值的一半作为起始电压,然后以均匀速率增加电压直到发生击穿。
每级升压值大约为V击穿的5~10%。测试的试样厚度一般是1.59mm
四、介电强度试验方法有:GB/T1408.1-2016;
IEC60243-1:2013
GB/T1408.2-2016;
IEC60243-2:2013
ASTM D149;
GB/T1695-2005;
五、试样制备与处理:根据测试产品规格及测试要求,采用模塑成型或机械加工方法制备试样。与电极接触的试样两表面要平行,并且应尽可能平整光滑,试样厚度一般不大于3mm,当厚度大于3mm时,单面成(3±0.2)mm,未加工面应与高压电极接触。
注意:不同厚度的试样其结果不能进行比较。对于垂直于材料表面的试验,要求试样有足够大的面积以防止试验过程中发生闪络。
(注:闪络:试样和电极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煤质承受电应力作用时,其绝缘性能损失,由此引起的试验回路电流促使相应的回路断路器动作)
试样的几何形状见下表,每组试样数量不得少于3个:项目 | 试样 | 尺寸/mm | 适用范围 |
一般试验 | 板状 | 方形:边长≥100 圆形:直径≥100 | 包括薄片、漆片、漆布、板材及型材试样 |
型材 |
管材 | 长100-300 |
|
带材 | 长≥150,宽≥5 |
|
沿层试验 | 板状 | 长100,宽25 | 板对板电极 |
长60,宽25 | 针销对板电极及锥销电ji |
管棒状 | 高25±0.2的一段管 | 板对板电极 |
长100 | 追销电ji |
高30 | 针销对板电极 |
表面耐压试验 | 管棒状 | 长150±5 |
|
试样预处理应遵循测试材料的产品规格进行。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则试样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的条件下不少于24h。